快捷导航
党建之窗
党史故事(一)
日期:2024-01-11 访问人数:419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这是用鲜血、汗水、泪水、勇气、智慧、力量写就的百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充满艰险、充满神奇的百年;是苦难中铸就辉煌、挫折后毅然奋起、探索中收获成功、失误后拨乱反正、转折中开创新局、奋斗后赢得未来的百年。

党史小故事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优良的作风,体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甚至生命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他们始终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家国大义,体现了他们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情怀。党史是丰富的营养剂,只有学习党史、悟透党史,我们党的大树在新时代才能更加枝繁叶茂,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加辉煌。

微信图片_20240111095216.jpg

一、陈云对家人实行“三不准”

如何避免权力滥用在亲属身上?共和国早期领导人之一的陈云,对家人实行“三不准”的故事,给所有领导干部做了生动的表率。

早在解放战争时期,时任东北局党组织重要领导职务的陈云,就向亲属子女提出了极为严格的“约法三章”:不准随便进出他的办公室;不准回看、接触只

供他阅读的文件、材料;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

对于陈云的“三不准”要求,他的亲属子女几十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地认真执行。 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的爱人于若木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工作,上下班和陈云走的是同一路线,尽管顺路,但她一直坚持骑自行车上下班,从没有搭票过陈云的小汽车。他的女儿陈伟华在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从农村考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人事部工作。考虑到教学一线教师紧缺,她在陈云的鼓励下毅然放弃了国家机关的工作岗位,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当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直至退休。陈伟华弃政从教的事迹成为当时教育界的美谈,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陈伟华忆称,“文革”期间,父亲被下放到江西,在那里待了2年7个月,“一家7口人分散于全国各地,后来姊姊曾到江西给父亲做饭,照顾他的生活10个

月”。爸爸对姊姊说,“你在我这儿10个月,没有给国家干事,是为了照顾我,你不能拿国家的工资”。让姊姊把这10个月的工资全部退给了单位。

 二、彭德怀摘画像

1949年10月1日,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今乌鲁木齐)市。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在沸腾的人流里发现自己的画像,浓黑的眉毛顿时拧了起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了那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抬画像的群众一下子没认出彭德怀,诧异地问:“你要干什么?!”彭德怀指了指他们抬着的画像,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竟伸手一把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几个民兵见状也围拢过来,指着彭德怀:“快!把这个坏人抓起来!”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三、开国少将肖永正规定面前人人平等

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一天,红四方军总指军徐向前在雪山上来回巡视正在爬雪山的部队。突然发现一位红军战士背着一只大锅,一步一喘,艰难地行进着。这位战士没有穿棉衣,身上只披条草袋。他立即发话:”快去把连长找来!”不一会儿,九连连长跑步来到徐总指挥跟前。徐向前严厉批评道:“这个同志还披着草袋子,冻成这样儿啦?你们是怎么搞的,去把司务长找来!”连长胆怯地报告道:“徐总指挥,他就是司务长,叫肖永正,他的棉衣临出发时脱给房东老乡穿了。”“什么,他就是肖永正!”徐总指挥走到这位叫肖永正的红军战士面前,从他背上接过锅,把自己的大衣脱下来,给肖永正裹在身上……

部队下山后,徐总指挥在方面军全体干部会上,提起肖永正仍然是激动不已:“有个连队司务长,棉衣发下去了,战士们都穿上了,他却把自己的棉衣送给没有衣裳穿的房东,自己披个草袋子过雪山,背上还背着一口锅!他就是三十九团九连的司务长,叫肖永正!””肖永正是个正派的粮草官。我们有这样的粮草官,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四、傅玉和:亲自下令枪毙贪污抗日税款的堂弟

1944年秋,马口维持会会长梁某自当上会长后,勾结日寇,助敌作恶,拒交抗日税费,傅玉和奉命带领十余名队员化妆为马帮,通过了日军两道岗哨,进入马口镇内,把梁某抓了起来。傅玉和并没有枪毙这个汉奸,而是向他宣传新四军政策,望其按规定上缴税款,随后将其释放。

颇有戏剧性的是,傅玉和这一招竟有奇效。三日后,梁某居然如实向新四军缴纳税款。此后,梁某还主动协助新四军购买药材等军需物资。

还有一次,傅玉和带队前往商户家征收税款时,却被告知已经收过了,并有字据为证。抗日税款竟然有人敢冒领,傅玉和当即下令,“严查此事。”事情很快查个水落石出,原来是傅玉和的堂弟带人来收税款,立了假冒的字据,并私吞了税款。依据新四军的规定私吞税款超过5块者当被枪毙,而傅玉和的堂弟足足私吞了20余块大洋。军法如山,傅玉和虽和堂弟感情很深,还是下令将其枪毙。

五、 公务用车岂能接娃娃放学

1956年,杨明松刚刚接任贺炳炎的警卫员。前任警卫员交接时告知,司令员有四个子女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星期六下午要接司令员子女回家度假。

杨松明想,八一小学距军区大院有7里多路,难不成接几个娃娃还要去挤公共汽车?杨明松于是自作主张,向司机“发号施令”派车,“周师傅,出个车,把司令员的娃娃接回来!”

当天傍晚,一辆苏制吉姆牌高级轿车从八一小学开回贺炳炎居住的院子。在学校憋了一个星期的孩子们欢叫着冲出车门,嬉闹声惊动了正在客厅休息的贺炳炎。

贺炳炎走出门外,顿时两道浓眉拧得紧紧的。他把警卫员杨明松叫进客厅,严厉地说,“以后,我的娃娃不能用我的车去接。你坐公共汽车也行,喊个三轮车去接也行,这个专车是我工作用的,娃娃不能用!”

杨明松低下了头,红着脸默默地听着。从此,他再也不敢用司令员的专车去接娃娃了。


地址:滑县新区新鑫路与白马路交叉口西北角1号
电话:18737290287(微信同号)
邮箱:hxzysygz@163.com
分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