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校园资讯
法制教育进校园 护航青春助成长
日期:2024-04-09 访问人数:554

为深入开展校园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4月8日,中原实验高级中学在会议室

举办了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新城派出所与网安大队的警官给师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生动的法律知识讲座。


微信图片_20240409091404.jpg

一、打击网络谣言

微信图片_20240409091700.jpg

网络谣言往往披着“真实”的外衣,混淆视听,误导公众,甚至引发社会恐慌。讲座中,滑县网安大队柳队长通过法律法规宣传

以及真实处罚案例向全体师生详细阐述了网络谣言的成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告诫大家在参与网络生活的过程中学会不听谣、

不传谣,更不能造谣,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微信图片_20240409091737.jpg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别有用心的人员利用境内外网站、社交平台等网络介质,传播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不实信息。


如何辨别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夸大事件严重性、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特点,想要辨别看到的信息是否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

1.查看内容是否客观。网络谣言通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目的是煽动受众情绪,往往缺乏客观证据及描述。

2.查看来源是否权威。通过搜索相关关键词,查看有无其他权威媒体发布相关报道。如果仅仅是个人在传播,是谣言的可能性

就大大增加。

3.查看平台是否正规。部分不法网站平台,为了吸引流量,往往充斥大量不健康内容。

4.慎重转发和分享。在没有确认消息真实性之前,避免盲目转发、分享,避免成为谣言传播扩散的“帮凶”。

微信图片_20240409091619.jpg

通过柳队长的精彩讲解,大家对网络谣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增强了防范意识。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警方的合作,

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杜绝校园欺凌       

微信图片_20240409091820.jpg

     

据调查结果显示犯罪逐渐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更是逐年上升,让我们认识到提高法律意识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讲座中,新城派出所王警官首先解释了何谓校园欺凌并说明其特点及欺凌种类接着对校园欺凌如何界定和表现形式运用视频、图片、文字进行详细解说,让同学们认识到校园欺凌从而对校园欺凌说“不”。

什么是校园欺凌

微信图片_20240409092000.jpg

       王警官以电影⟪第二十条⟫中的案例开始讲解,分析了校园欺凌如何界定,为同学们认真细致地讲解校园欺凌的定义,使同学们

对校园欺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校园欺凌的危害

微信图片_20240409091905.jpg


王警官对校园欺凌所产生的危害有哪些,从施暴者、旁观者、受害者三方面具体分析。对于施暴者而言会逐渐走上犯罪道路,

慢慢被社会所遗弃从而养成“捷径”意识;对于旁观者而言会产生愧疚等心理;对于受害者而言会造成身体、心理的伤害还会导致长时间的

心理阴影并且很难修复。所以要严厉制止和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学会对施暴者说“不”。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微信图片_20240409092021.jpg

第一,坚定内心,勇敢面对,拒绝校园欺凌!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欺凌一定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者警察求助,采取有效的

救助措施。

第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遵守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不放纵自己或因为“江湖义气”

而协助他人去欺负身边同学,做到不发起、不参与、不助长。

三、防范于心 远离诈骗 

微信图片_20240409092048.jpg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诈骗手段花样繁多,好多未成年学生参与其中。

滑县公安局网安大队王警官从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如何识别防范电信诈骗、上当后的补救措施等四个方面

为同学们讲解了反网络电信诈骗的内容、方法和技巧,并向同学们发放防诈宣传手册和宣传页。王警官的宣讲依法举案、

以案释法,生动形象地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法治教育课。

微信图片_20240409102719.jpg

如何防范诈骗

01、要有反诈骗意识

俗话说: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学会保护个人信息,比如:个人的身份证银行卡不要借给别人;在社交平台上

避免发布带有个人身份信息的照片;在公共区域上网后删除自己的账号密码;在收到快递时注意消除自己的个人信息。

02、不感情用事

朋友遇到困难在网上发来求助消息要求转账,不要为了感情“哥们义气”不经思考辨别就进行转账。应该及时电话联系当事人

及相关人员反复确定信息的可靠性,细心甄别,在未确认真伪的情况下,做到不透露、不轻信,不转账,防止落入诈骗的陷阱。

03、交友要谨慎

真正的朋友建立在无功利之用的基础上,是三观一致的思想交流,是为共同目标相互扶持的奋斗过程,而不是简单金钱的索取

和利益的交换。在网络交友时要有戒备之心,切勿轻信他人,避免与未谋面的网友发生经济往来。

04、牢记“三不一多”原则

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遇到紧急情况拨打防诈热线:96110.

05、不贪小便宜

对飞来的“意外之喜”特别是陌生人所说的好处不能见利就上,要克制一切贪念,拒绝诱惑。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不轻信有

任何轻松到手“好处”。想要的幸福是靠脚踏实地奋斗而来的,不劳而获,收获的只会是圈套。


四、与法同行 健康成长

微信图片_20240409104626.jpg

此次的座意义深刻,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丰富了自己的法律素养。充分认识了学法用法的重要意义,增强使命感。

学校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们的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为构建

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地址:滑县新区新鑫路与白马路交叉口西北角1号
电话:18737290287(微信同号)
邮箱:hxzysygz@163.com
分享: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