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中原高中教师队伍的质量和水平,我校于10月23日诚邀全国优秀教师、正高级教师、滑县一中原教务主任武学哲老师为中原高中全体教师开展“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师?——兼谈我的从教之路”主题讲座。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意义深刻,对于中原高中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教之路
为了让各位教师理解身为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武学哲老师从个人的从教经历出发,讲解了自己如何在教学的道路上前进的过程。武老师先是谈了一下自己教育工作中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然后举出自己在教学期间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的例子,武老师生动地讲解了自己和这些学生的故事,在座的各位老师感同身受,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老师的成就感。
武老师指出,一名老师如果想要取得良好的成绩与荣誉,获得学生们的认可,一定要热心投入教学,关爱学生,多与同事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我技能。这些建议为各位老师前进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二、好老师的标准
武老师指出:“好老师的标准有很多说法,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代、就有不同的标准。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好老师的标准也与时俱进,对老师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1、什么是教师
韩愈在《师说》中说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凡教授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的人,统称为教师。
教师,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技能的人。
教师是指传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正确知识和指导,有能力的人。
2、什么是好老师
武老师以《中国教育报》对全国24位知名特级教师的访谈为例子向大家讲解了好老师的六种特质。
六种特质,按照每种特质出现的频率,依次为:良好的品格、优异的教育教学能力、仁爱之心、持久的职业动力、显著的教学效果、扎实的学识。这六种特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这些特级教师的价值取向,他们把这六种特质作为前进的动力与目标。
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
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武老师将好老师的六种特质与“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联系起来进行解读,向大家全方位地分析了“什么是好老师”。
三、如何成为“四有”好老师武老师
在讲解完“什么是好老师”以及”好老师的标准“之后,进一步讲解了“如何成为四有好老师”,从四个方面生动细致地进行了分析。
1、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老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即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师要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和忠实实践者。积极引导学生筑梦、追梦和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2、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对老师不仅会听其言,更会观其行。好老师应该自觉坚守精神文明和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做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树立人生标杆,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做一个好老师,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3、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古人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要有“一眼泉”,这样教育学生才不会捉襟见肘,才能游刃有余。武老师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列举了自己收藏的图书与发表的期刊,意义深刻。
4、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一名真正的好老师要会用真诚架起一座心桥;用尊重去叩开儿童的心扉;用倾听去品读孩子的心声;用微笑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挚爱帮助孩子找回自信;用赞扬去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因此,我们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武学哲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讲解生动细致。武老师对“四有”好老师的解读使每一个老师都受益良多。国之大家,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力做“四有”好老师。